纸质报纸的触感、油墨的独特气息,这些都是电子阅读所无法比拟的。我们钟爱翻阅报纸的过程,那种真实而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同样无法被任何技术所替代。”报刊亭,这一城市文化的珍贵角落,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记忆,更以其独特的标志性意义,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它默默地承载着人们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珍视,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回首过去数十年的变迁,报刊亭这一小巧而坚实的建筑,在时光的长河中默默诉说着动人、辛酸或深藏的质朴故事。曾经,红砖青瓦间,密密麻麻地伫立着成千上万个报刊亭,它们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有序地传递着那个时代最真实、最可靠的新闻信息:政治要闻、体育赛事以及民众的言论观点。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传媒的迅猛发展,网络平台和智能设备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流方式,纸质媒体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变革中,许多报刊亭不得不悄然从街头巷尾消失。
然而,在武汉的台北路,却有一家报刊亭依然屹立不倒。在繁忙的都市中,台北路的老同兴报刊亭如同一处静谧的港湾。它静静地伫立在街道一角,历经沧桑却依旧屹立不倒,仿佛一位历尽千帆的老者,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这对李海隆夫妇而言,不仅是他们的谋生之地,更是他们情怀的寄托。他们用一生的时间守护着这个小小的报刊亭,用行动诠释着对纸质报纸的热爱与坚守。李海隆,这位72岁高龄的老人,已经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守望了40多个年头。四十年前,李海隆所在单位因经营困难而进行裁员。在同事们纷纷担忧自己可能被裁时,李海隆却挺身而出,主动向领导提出离职,为的是给更需要这份工作的同事留下养家糊口的机会。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他的大义与担当,也为他日后与夫人张女士共同经营台北路老同兴报刊亭埋下了伏笔。在这家报刊亭里,李海隆夫妇用一生的时间守护着这份情怀,诠释着对纸质报纸的热爱与坚守。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经营报刊亭而非寻求其他体面工作时,李海隆的眼神中闪烁着热情:“我从小便钟爱阅读报纸,这个报刊亭对我而言,远不止是一份工作,更承载着一份深厚的情怀。我渴望在谋生的同时,也能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事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纸质报纸的阅读群体逐渐减少,但李海隆却选择坚守。他环顾着自己辛勤耕耘了四十年的台北路,感慨道:“这条街道上,曾经遍布着许多报刊亭,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数都因无法维持生计而关闭。如今,只剩下我这一家还在坚持。”
谈到目前的经营状况,李海隆略显无奈:“如今,每天能卖出的报纸寥寥无几,主要顾客群体是中老年人。尽管如此,自家的门面倒是为我节省了不少成本。”他笑着释然道:“虽然使用手机浏览已成为潮流,但依然有人热爱纸质阅读。我们周边的长辈们,总是隔三差五地前来选购报纸,他们的热情与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在年初,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了整个武汉,封城、封门、隔离等措施让所有行业陷入了停滞,人们陷入了恐慌。李海隆深知,他的报刊亭在这个时候成为了许多老顾客们获取外界信息、排解孤独的重要渠道。尽管他自己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获取资讯,但他的顾客们却大多不会。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报刊亭不仅仅是一个售卖报纸的地方,更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桥梁,是心灵的寄托。每当疫情严峻时,他们便会来到这里,寻找自己喜欢的报纸和杂志,与老板李海隆分享生活中的点滴琐事。李海隆的夫人张女士坦言:“在疫情封城的那些艰难月份里,李海隆的身体状况并不佳,然而他始终心系着那个报刊亭。”这家报刊亭,最初只是李海隆夫妇生活的支柱,如今却已演变为他们精神的寄托。李海隆深知,那些顾客对报纸的依赖,不仅仅是一种阅读习惯,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他决心通过不懈的努力,继续营业,为这些因年老而逐渐与时代脱节的老人们提供一份慰藉。
这个小小的报刊亭,虽不起眼,却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它不仅是社区居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成为了一个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在这里,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得以交织,构筑出一幅幅温馨而动人的画面。
在采访李海隆夫妇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他们热情地与街道上的熟人打招呼,微笑待人,仿佛每一份微小的互动都在传递着一种温暖的力量。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我就仿佛看到了我孙子,那份亲热让我非常喜欢与你们这群年轻人交流。希望你们在没课的时候,能常来报刊亭,翻翻报纸,看看书,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欣慰。李海隆对报刊亭情有独钟,他对纸质媒体怀有深厚的热爱。他坚信,纸质媒体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情感与温度,这是数字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每天清晨,李海隆和老伴都会早早来到报刊亭,细心整理、精心摆放。每一份报纸、每一本杂志对他们而言都如同珍爱的孩子,被他们温柔呵护。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报纸仿佛都散发着温暖的气息。正是这份对纸质媒体的热爱,使得“老同兴”报刊亭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那份纯粹与热情。
同时,他们的报刊亭也见证了武汉的变迁。数十年来,“老同兴”报刊亭一直屹立在这座城市的繁华街角,成为了城市风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经风雨,他们始终坚守着对纸质报纸的热爱与执着。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老同兴报刊亭依旧保持着它的纯朴与真挚。我们热切期盼,这家报刊亭能长久地经营下去,持续传递着传统纸墨所蕴含的温暖与厚重。同时,我们也期望更多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