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u0001吕舟u0001u0001
TUhjnbcbe - 2025/6/2 12:53:00
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22/w8vig6j.html
北京中轴线申遗,让吕舟这位清华大学教授走进了更多北京市民的视野。近几年,吕舟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网站、电视、广播、报刊、图书等各类媒体和文化品中。十有八九,他在阐释中轴线申遗。作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也是内容繁多的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的负责人,吕舟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从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他已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活跃了三十余年,主持、参与了多项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参与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世界遗产项目评审,作为专家参与了日本等多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咨询工作,主持了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的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项目,不断践行他对世界遗产内涵的认知和理念。如今,在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吕舟更频繁地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专业论坛和大众媒体之间游走,更多地出现在普通公众的面前。他说,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要让文化遗产最核心的价值“活”起来,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9月15日,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新京报记者王飞摄师承主持“最伟大轴线”申遗文本吕舟祖籍浙江,年生在北京。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系学制五年,第五年选方向时,吕舟选了建筑史,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文物建筑保护。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教授建筑史相关课程。身在清华学建筑、教建筑,吕舟深受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的影响。吕舟的老师徐伯安先生,就是梁思成的学生之一。年,梁思成在题为“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赞美北京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北京“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因为周围建筑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梁思成指出和阐释了北京中轴线在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上的价值。约一甲子之后,年,北京市启动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吕舟从梁思成手里接过“接力棒”,成为申遗文本编制团队的负责人。吕舟认为,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和文化传统独特的见证,它展现了中华文明所构建的国家、城市和社会秩序,体现了“以中为尊”、追求均衡、对称之美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北京中轴线在7个多世纪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完善和强化,见证了这种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北京中轴线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见证,其在元、明、清三朝的创立、发展、强化,和它对三千年前周代都城秩序的尊重,清晰地表达了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延续。北京中轴线还体现了中华文明信仰的包容性。如,天坛供奉昊天上帝;先农坛供奉风雨雷电、名山大川的河神水神、农神、岁神等;绮望楼供奉孔子;正阳门瓮城中的关帝庙、观音寺;故宫钦安殿供奉真武大帝;景山万春亭供奉的毗卢遮那佛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从都城规划的方面,在元大都建设时先定城市中心点,再确定方位、宫殿位置等,形成中轴线上决定整个城市形态的建筑群。这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方法的重要转变和发展,在世界古代都城规划中具有突出的价值。北京中轴线也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无论是年中国结束历经年的封建时代;还是年新中国成立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申遗文本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基本文件,申报世界遗产需要阐述遗产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申报的遗产有哪些构成要素?符合哪几条列入世界遗产的价值标准?是否具有完整性和真实性?是否有良好的保护状况?这些,都需要申遗文本来做准确的、完整的阐释。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的成员,是吕舟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同事。吕舟说,这个团队长期参与编制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管理规划,参与世界遗产的研究和申报工作。年开始,参与了世界遗产大会观察报告的工作,持续跟踪世界遗产的变化和发展。研究与实践的结合,令其迅速成长。吕舟与团队成员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吕舟u0001u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