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报纸和杂志订阅季节,面对宿舍里堆积如山的未阅读出版物,我不禁思考这些出版单位的辛勤努力。
要说实话,从事报纸和杂志出版工作的单位,工作确实相当辛苦。每天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文章,而当找不到时,还得自己费尽心思创作一些可能不会有太多人读的内容。对于一些编辑来说,工资水平也不算高。
在同学聚会上,一位基层干部朋友吐槽了这个问题,他问大家还有谁在看报纸和杂志吗?我们纷纷表示很少看了。
这位基层干部继续说:那些报纸和杂志怎么还不破产呢?我们都受够了。我们镇上几乎没有大型企业,大部分人都外出务工,只在春节回来几天。但各单位却规定必须要订阅大报、省报、市报以及各类杂志,一年下来得花费几万元,全镇加在一起估计得有几十万元的开支,镇上的财政压力真的很大。
而这些报纸和杂志大部分都无人阅读,有些甚至连包装都没被打开,最后一年结束时就变成了废品。考虑到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真的很少人会再去看传统纸质媒体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浪费大量纸张和印刷费用呢?最让人担忧的是,大量资金都被白白浪费了。
为什么越来越少人看报纸和杂志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考虑对这些不再适应时代潮流的传统媒体进行改革,以使它们更符合当代需求。为什么越来越少人看报纸和杂志呢?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现代人对信息的获取要求更加迅速和即时。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取到全球范围内的新闻事件,甚至有即时新闻的文字报道和图像直播。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时效性显然不如电子媒体。
其次,报纸和杂志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从新闻纸张、印刷机器、装车运输、邮政快递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如果报社和杂志仅仅依靠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来维持运营,恐怕早就难以支付员工的薪酬了。
最重要的是,这种现象浪费了大量国家和社会的资金。一份报纸或杂志的价格通常在每年元到元之间,如果一个单位的人数众多,购买报刊的开支就相当可观。以一个乡镇为例,几十万到几百万元的支出对于某些财政状况较为紧张的地方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这些资金被白白浪费,令人感到心痛。
记者这个职业曾经备受尊敬,但现在面临尴尬局面,即使努力认真地工作,也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