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网红又被写进小学试卷,还两次与袁隆平并列
TUhjnbcbe - 2025/4/27 17:42:00

追星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只是在以前,明星离我们太远,只能通过报刊杂志学习他们的精神、了解他们的事迹。而现在,学生随便打开一个软件,就能看到很多“草根”明星出现在眼前,这些“草根”明星,大众称之为网红。

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在课业上下功夫,心理和身体素质都必须跟上,这是我国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培育良好的三观。

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前人的身上汲取他的精神和能量,也就是“榜样的力量”。

笔者读书的时候,书本有很多名人故事,通过他们的事迹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当中的寓意,比如古时候的孔融让梨,凿壁借光;

近代的雷锋故事;还有离我们很近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网红又被写进小学试卷,还两次与袁隆平并列提名,引起家长争议

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就是我们非常敬重的袁老,袁隆平爷爷。

袁老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事业,为解决粮食问题,60年来始终坚持守在农业前沿的第一线上。

他的科研成果,给我国创造了巨大的功绩,就连在人生的最后关头也坚持给自己的学生树立好榜样。

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们,要不畏困难,越挫越勇,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很多学生受袁老事迹的鼓舞,走向正确的道路。

然而,这样的一位伟人,竟然被拿来和网红并列提名,引起了家长的质疑。

近年来科技发展,网络通畅,产生了大量的“网红”,很多学生通过手机接触到了很多“草根”网红博主,也以他们为榜样。

网红李子柒就是其中之一,一位坐拥千万粉丝的大v。她走红的方式非常“质朴”,用视频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田园生活,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由于她的拍摄风格比较有意境,不仅深受国内的粉丝喜爱,还在国外广为流传。很多外国人就是通过李子柒的短视频,才逐渐了解中国文化,熟悉中国的风土人情。

像李子柒这样的网红,本身就有比较大的争议,有人说她是为了赚钱,有人说她不忘初心。在网上讨论也就罢了,这回被写进了小学试卷上,家长开始“着急”了。

什么样的试题,能让网红和袁老相提并论?

一位家长看到了自家孩子的期末考试试卷,觉得不妥,便发布到了网上。从图片上,我们能看到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这个作文的核心思想是展示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所给的参考素材正是网红李子柒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右上角出隐隐约约还能看到袁隆平袁老的名字。

网红和袁隆平并列提名,网友键盘都要敲碎了:袁老是国家功臣、民族脊梁,李子柒她何德何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其他家长看完后想法不谋而合,认为袁老出现在课本上是非常正确的素材,引领学生自强不息,走正确之路。

而李子柒的出现,是让学生去学习她做直播做视频,还是下土地过田园生活?且不说能不能给学生正能量,光是要怎么去解释她的工作,也是非常费劲。

小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同样要表达一样的想法,只要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就很容易出现理解偏颇,造成不好的影响。

笔者看法:

按照惯例,先说结论,笔者认为,网红出现在试卷和课本上,都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

当然不是说网红不好,而是课本和试卷,是学生的精神食粮,只有不断过滤出最好的精华,学生才能直接吸收。

而网红仅仅是近年“产物”,并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人物或者行业,很多事情经不起推敲,再往深一步说,网红跟明星一样,在外都有自己的“人设”。

我们都是老网民,都应该知道,“人设”这个东西,不崩还好,哪天崩塌了,以他们为偶像的粉丝的三观重新塑造,这个过程漫长且痛苦。

再说了,网红是网络下的形象,我们作为家长也好学校也好,是不建议学生过早接触网络,学习到不良的内容。

如果学校把网红作为试卷的素材,那么作为学生,就必须多上网多了解网络上的信息,这样一来不就与学校的规定相悖了么。

目前来看,只有经典名人才不会出现剧情“反转”,试卷避免“翻车”唯一方式就是学习伟人精神,而不是把“素人”放大。

如果确实需要一些更加正面的人物形象去带领学生,激励学生,那么可以给学生建议一些课外读物,比如名人名著之类的书籍。

关于“网红”李子柒与袁隆平院士同时出现在小学的试卷,你怎么看?欢迎网友前来留言讨论。#知识红人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红又被写进小学试卷,还两次与袁隆平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