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晖
尽管智能手机的出现深度改变了阅读方式,但仍有许多习惯传统阅读的中老年人离不了报刊亭。近日,有昆明市民向本地媒体记者反映:“此前昆明市计划在3月31日前建设一批具有昆明特色的亭棚,但已是3月下旬了,还没有见到哪里动工,亭棚不建了吗?”就此,有记者采访了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得到的回复是:亭棚建设将由市级部门出台规范指导意见,各区来具体实施。
这个回复恐怕难以让市民满意。《昆明市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年)主城区62条主要道路整治提升导则》中曾经明确,为了突出“春城花都”特色,要结合亭棚整治,增设以鲜花售卖为特色的多功能移动式售卖亭,综合了鲜花售卖、公共自行车管理、“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屏、环卫工人休息亭等功能的新型城市家居,成为昆明街头凸显花都特色的亮点,计划在年8月20日前实施完成。
去年12月31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COP15昆明市市容环境保障提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表示由昆明市城市管理局作为牵头单位,进一步对重要城市道路上影响市容市貌的各类经营性占道亭棚进行全面拆除,在年3月31日前,统一规划和设计一批具有艺术气息、设计感和昆明特色的各类亭棚,打造城市公益宣传、报刊售卖、方便市民的一体化亭棚设施。
但时至今日,说好的“以鲜花售卖为特色的多功能移动式售卖亭”,或是“一批具有艺术气息、设计感和昆明特色”的各类亭棚,都不见踪影。亭棚建设没说停止,仍处于“将来时”,如此年复一年地推后,令我不禁想起孟庭苇的一首老歌《真的还是假的》,歌中唱道:“你的心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可以真多久……”
据报道,年,由于创建文明城市,昆明市以影响市容为由关停了全市街头90%以上的报刊亭。在拆报刊亭时雷厉风行,而要重建报刊亭就仿佛患上了严重的拖延症,这样的“昆明特色”需要提升。
报刊亭是城市的文化风景线,有助于营造学习型社会的良好氛围,更是保障中老年群体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重建报刊亭的工作时不我待。如果有关部门在风格设计方面力不从心,可以公开征集设计方案。
从国外经验看,新型报刊亭既可以美化市容、又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比如韩国首尔市区有一批名为“獬豸商店”的新式报刊及小商品贩卖台,“獬豸”是传说中能辨善恶、主持正义的上古神兽。这些印有獬豸图案、颜色统一的贩卖台优先为残障人士、老人和单亲家庭、国家有功者及其亲属提供,让其通过出售报刊、小商品等维持生计。在我看来,昆明作为“花都”,不妨在新型报刊亭上统一印上鲜花图案,或融入鲜花售卖、展示内容,让报刊亭继续为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服务。
报刊亭是否重建,可以检验有关部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