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MonthlyMagazine)由米怜创刊于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华人为对象的近代中文报刊,新闻史上也普遍被视为以中文出版的第一份现代报刊(月刊)。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年,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派遣传教士马礼逊(RobertMarrison,—)远涉重洋来到中国。最初马礼逊全力学习中文,不到三年就可说一口流利的中国官话和粤语,并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以及编写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为了扩大宣传,马礼逊冒着杀头的危险,诱使中国出版商出版《新约》和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结识中国印刷工人蔡高、梁发并介绍他们入会。
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WilliamMilne,—)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
年8月5日,米怜在马六甲创办起一份名叫《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中文月刊,作为他在华传教的主要工具。然而正是这份以近代报刊面目出现的中文月刊,在中国却是破天荒之举,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第一页。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内容主要是宗教,次为新闻、新知识。该刊每期五至七页,每面8行,每行20字,木刻竹纸印,全年合订一卷,还印有全面目录、序文和封面,便于读者保存。封面正中标报名,左下角署有“博爱者纂”(米怜的笔名),每期封面必印有孔子语录一行:“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报刊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如同中国的线装书。约字,初印册,后增至册,免费在南洋华侨中散发,于年停刊,共出80多期。
年,米怜肺病转重,曾赴外地疗养也未能好转,没有精力编报。当时麦都思已离马六甲,《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因无人主持遂停刊,共出七卷。次年6月2日,米怜死于马六甲,死前2年,加拉斯哥大学授予神学博士学位。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刊载的科学知识,给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科技知识的大门,这种方式也常常被后来的传教士编辑报刊时所使用,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尤其是《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中有些文章就直接照搬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近代来华的西方报人,无论是传教士还是商人,都把西学当作是一项重要内容来宣传,成为他们介绍西方文明的一张王牌。无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介绍的西学知识多么浅薄,但它在西学的传播上仍然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虽然《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发行范围主要局限在南洋一带,进入中国内地不多,它的读者群也非常有限,主要是一些基督教教徒或是对基督教感兴趣的人,同时也有少量的商人、水手,但是这些知识第一次较准确地向中国人描述了宇宙间天体运行的轮廓,对时人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也做了比较合理的解答,从而批评驳斥了当时中国人固有的一些传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