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前苏联计划挖穿地球,挖到12262米却突
TUhjnbcbe - 2025/3/21 15:59:00

在如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种说法。目前人类对于太空的了解已经超过了人类对于自己栖身的地球所了解的程度了,这句话听起来的确有点“自大”。

要知道浩瀚无垠的宇宙,我们只是了解了部分太阳系,很多星球甚至都无法接近,很多的天文现象也是完全给不出答案。

但是事实上可能与我们的认知了解的大相径庭。

我们对于地球的了解其实很浅薄,我们只是生活在地球表面的陆地,其他地方我们根本就不是那么了解,它们同样充满神秘感,而且相比于“上天探索”来说或许难度更大。

就拿地底有什么,你知道吗?这可不是我们“搭个钻井,弄个钻杆,使得钻头一直深挖下去就可以办到的。”

事实上,我们想要探究地底的难度比想要“上天”的难度大得多。

地球表面

拿一个最直白明显的对比来说,著名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花了26年的时间离开了太阳系,从距离地球亿公里外发回了数据,但是人类去探测地底,仅12公里的距离就花费了差不多同样长的时间。

可见单拿“上天”和“入地”的对比来说,根本就不在一个难度等级之上。

旅行者1号

在这里,我们先公布一个结论,那就是挖穿地球(把地底的样貌探测完整)这个可能性基本是零。

因为我们从理论角度上来说: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

但是如若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特性便会知道想要挖穿地球那可真的是天方夜谭。

其中地壳是固体岩石,虽然说是最薄的一个圈层,平均厚度有17公里,但是这个地壳的厚度分布差异却很大,最厚的地方为70公里,而最薄的只有1.6公里。

在陆地上的地壳的平均厚达为30公里-40公里之间,而除了地壳之外,地球内部的地幔、地核我们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这些都是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来测算的,实际来说这些都是源自我们的一种猜想,这些也许都和真实的现实有比较大的误差。

所以说如若我们想要了解真实的地球,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穿地球”,这是最有效最直接最准确的方式。

可是问题是,在前文笔者就已经说了“打穿地球”是一件“实现概率几乎为零”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真的还有做的必要吗?

实际上,在历史之中,人类还真的做过“打穿地球”的实验。

在上个世纪,美苏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比武器装备,比科学发展,比航空上天,自然也要比下地探测。

这两个国家就如同孩童一般,就是要互相攀比,看看谁比谁更牛。

好,那他们在“打穿地球”这件事情上做出了怎么样的突破呢?一起接着看!

苏联的科拉超深钻孔

在北极圈的科拉半岛上,有湖泊、森林、雾霭和积雪,这使得这个俄罗斯所属的地域有着一种别样的美感,仿佛像是人间的童话世界。

但是在这童话世界之中,有一个废墟却显得非常突兀,这里是一个被前苏联所废弃的苏联科研站。

而在这个被废弃的建筑中心有一个厚实的金属盖在镶嵌在了水泥地上,由一圈同样生锈的金属螺栓所固定。

很多人称这里是地狱的入口,这个入口叫做“科拉超深钻孔”,它是地球上最深的人造井和最深的人工标志点。

此钻井深达12.2公里。

有一些民众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惨叫声”从这个深井之中传出,使得他们非常害怕。

在前文,笔者已经提到“苏联人花费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才钻到这个深度”,那么为何已经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苏联人没有再进一步去“深挖”了呢?

而当时苏联人所“挖”深度也不过是“离穿过地壳到达地幔的三分之一左右”。

别急,咱们接着看。

苏联为何停止“挖空地球”

在当时冷战时期超级大国对于这一次“钻井竞赛”都是颇为重视,他们希冀采用各种手段来达到钻入地壳,甚至到达地幔的心愿。

早在年的时候,美国就开启了“钻地球”的计划,这个计划当时被他们称之为“Mohole计划”,当时美国人选址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目的就是要钻到地壳,到达地壳和地幔的混合处,也就是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实际上在这项计划才开始实行的时候,在国际上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也获得了许多国家的支持和声援。

因为美国当时对外宣称,他们希望通过这项运动获得关于地球年龄、构成、内部结构的相对准确的信息,如此可以帮助人类了解板块构造。这样也有助于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如此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所以在最开始美国做这样实验的时候,的确是具有十足的科学价值。

但是苏联可不这么想,当时冷战时期的苏美,对彼此是互不相让的。

苏联看到美国要“做老大哥”,自己心里很不服气。

于是苏联在年也成立了钻探工作的科学团队,在年选址定在了苏联西北的科拉半岛。

苏联的领土那么大,为什么苏联还是选择要在科拉半岛佩琴加区设立科学钻探项目。

原因是因为这一地区的确是极佳选择,它覆盖科拉半岛、芬兰、瑞典和挪威等地的波罗的地盾,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地质区域之一。

如若去进行钻探工作,会明显产生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地去挖井,只挖15千米的井,就能看到隐藏在25千米或更深的陆壳中的地层。

“挖穿地球”和“探索太空”竞赛一样,都是大国们展示自己工程实力、前沿技术的比拼。

在最开始,苏联并没有美国那么大的目标和野心,在最开始苏联所定制的目标就是地下15公里,但是这个距离根本就没有办法戳穿地壳。

但是就这么个距离也是很有难度的,普通的钻头根本没办法做到,只能不断升级钻杆,经常发生机器停摆的现象,在这期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苏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出了一个招,钻杆不动,末端的钻头转动,以此下来就节省了大量的能量。

而且当时还设计了可以在钻孔底部直接进行物理测量的仪器。

当时来参与这项计划的苏联科学家,都能被提供一套莫斯科的公寓,在这期间月收入就已经是一名大学教授一年的工资水平。

苏联方面对于这一次计划很重视,他们在钻井现场成立了十六个实验室对岩心进行研究,当年的地质部长在当场领导进行。

最终,苏联的这一次“挖穿地球”计划在年的时候告吹。

而事实上,在年的时候,井就已经达到了米。

而剩下的则是在-这10年间进行的,可见再进一步做挖掘是有多艰难。

这个项目前后一共花费了24年的时间,在当初苏联定的目标是15公里,而最后的结果和当初的目标还差距2.7公里。

而当年苏联的对手美国在年的时候,美国的钻孔在地拉霍亚海岸附近施工,最后的结果是只钻进了米。

清醒的美国人便放弃了这一计划,他们认为难度实在是太大。最后国会直接叫停。

最后的深度是米,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探测的最深的钻孔了。

但是对于半径为公里的地球来说,不过只是破了一层皮而已。

而关于为何苏联要停止钻进有很多的原因。

在年的时候,在钻点的温度达到摄氏度(华氏度)的时候,再继续往深处钻已经没有了可能,也没有了技术支持。

而且在当时苏联已经解体,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样浩大的工程。

很快在三年后的年,整个设施被彻底关闭,在那之后,研究还是持续了些年,到年资金耗尽后结束。

年,这个地址被遗弃,科拉超深钻洞口被生锈的金属帽盖严。而这个废墟如今也变为了全世界冒险客的打卡处。

“科拉超深钻”在地底发现了什么

接下来,咱们再一同探究一下苏联这一次计划到底在地球的地底发现了什么。

我们从表面上来看,这个苏联时期的废弃科学研究站,处于一片建筑物中间,而这个被“封印”的井盖上面牢牢钉着一圈螺栓,充满着神秘,里面究竟有什么?

有一个都市传说流传甚广,大概是说这个科拉超深钻孔曾经钻到了地下米的地方,到达这个地方的时候,挖掘仪器震动强烈。

而科学家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个空腔,接着科学家使用超精度录音机探测,听到的了“人类的惨叫声”,当时科学家们听的都腿部发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挖到了所谓的“地狱之门”。

然后科考队用地质探测器对钻洞口进行激光扫描,超声探测器探测后,结果显示钻洞内部有哀号哭喊声和巨大爆炸声。

之后俄罗斯将科拉钻洞被封闭,洞口用钢筋混凝土和钢水封死,周围50千米都设为军事禁区和禁飞区。

其实之所以现在“科拉超深钻”有那么多人去关心研究,也就是因为这个流言。只是这个流言多半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这件事情根本就没有明显的根据,无论是数据还是影像。

而关于这个消息最早也是芬兰一家报刊上的读者来信,但是在后来却被传得越来越玄幻,才到了现在这个样子。

在这个项目之中,科学有哪些发现呢。这个项目产生了大量的地质数据,都是之前闻所未闻的,无法预测的。

而这其实也直接说明了我们对我们所居住的星球知之甚少。这一次的项目,使得人类对地球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此前,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科学家一直认为在地下3-6公里的地方会有“康拉德不连续性”,也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花岗岩会向玄武岩过渡。

可是根据当时钻探的结果来看,科考人员们根本就没有发现所谓的花岗岩的存在,而真正意义的花岗岩则一直延伸到了12公里以外的地方。

对此科学家是如此解释的:由于强烈的热量和压力使得花岗岩变质,导致地震波反射的结果出现了错误。

但是这一次“钻洞”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科学家们在地下6.7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生物化石,这些化石有27亿年的历史,即使在地底下有高温和高压,但是这些生物化石依旧保持着完整性。这对于人类研究地球结果以及生物演化有着重大意义。

在钻井深处,科学家们发现了水的踪迹。科学家说:“这是地壳深处矿物中的氢和氧直接生成的水,由于被岩石所阻挡所以无法到达地表。”

另外,在9千米至12千米的地层里,发现了达到4克/吨品位的黄金,这可谓是大发现,完全可以满足商业开采的需要。

德国和日本对于“深钻地球”跃跃欲试

在年的时候,德国人开始了他们的超深钻孔工程。

只是非常可惜的是,俄罗斯方面并不愿意把自己的技术分享给德国。

这使得德国在钻孔工作上完全无法解决地下面临的问题,在才开始就已经折戟沉沙,当时有很多的科学家还是对于这个项目充满着热忱的,但是现实是他们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资金支持上,都无法再进行下一步。

如今德国当年钻孔工程留下的钻机还留在远处,现在还成为了旅游景点。

而如今日本人又想要加入其中,日本人从当初的莫霍计划看到了一些“希望”。由此日本科学家计划在地壳只有6公里深的海床上进行钻探,目标是找到原位地幔岩石。

这件事情如果被日本人做成,那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一次了不起的突破。在这过程之中需要无尽的耐心、金钱、时间,希望日本人最终可以做到吧。

挖穿地球到底有没有可能

我们从理论角度来说,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

而它们的特性就决定了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挖穿地球。

首先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公里,赤道半径为公里,南北极半径各为公里。

其中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公里,地幔的平均厚度为公里,地核的平均厚度达到了公里。

就算没什么障碍,这个工程量也是难以想象的。何况实际情况更加复杂,甚至遇到的很多情况,是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的。

地球内部的气压和温度也是一个大难题,我们到底应该拿什么工具去挖才能不让我们的工具融化呢?而且在这过程之中的地壳运动、塌方、地心引力,我们如何解决?

所以说想要挖穿地球这个事儿,真的不好办!

另外科学家还表示,就算人类已经可以完成挖穿地球了,人类不得不要做好一个严重后果的准备。

那就是在挖到地幔的时候地球内部的熔岩和地心物质就可能会喷射出来,这可能会使得整个地球燃烧起来,地球也许瞬间就会变为一个火球。

如果这个时候导致地球的不规则运转,使得地球和别的星体相撞,这就真的太可怕了,真的想都不敢想!

结语:“挖空地球”不宜盲目

“挖空地球”这个计划的确疯狂,我想在人类技术还有明显缺陷的时候,贸然去进行这样的计划那只能是一种“盲目”。未来人类如若想要往下再进行探测的话,陆地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海洋可能是一个捷径,挖几公里就可以到达地幔。只是光到达地幔就已经千米以上了,如若想要真的到达地核,这个难度不敢想。

参考资料:

《人类在地球上钻过的最深的洞有多深?》

《地球为什么不能被挖穿》新传奇年13期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苏联计划挖穿地球,挖到12262米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