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简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帝国主义战争期间的革命运动,民族殖民地人
TUhjnbcbe - 2024/3/31 16:53:00

引言

战争期间,各国资本家都用加班加点、强迫夜间劳动、取消假日等办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压榨;工人们在战前所争得的劳动保护法也被废除,伤亡事故日益增多。于是,在欧洲许多国家形成了革命形势。

战争爆发后,欧洲各交战国的帝国主义政府都撕下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假面具,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了疯狂的政治迫害。各国反动政府连续颁布了各种战时法案,禁止工人罢工,封闭革命报刊,实行严格的书报检查,解散许多革命组织,逮捕反战革命志士,尤其恶毒的是把大批工人征调入伍,驱赶到帝国主义战争的屠场。仅德、法、英、奥、意、美等国就动员了四千四百万人,其中工人几乎占半数。

而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各国社会民主党和工会的右翼领导人,则充当了帝国主义的直接帮凶。他们通过组织上的控制和思想上的欺骗等办法,使得无产阶级的有组织的反战力量陷于瘫痪。这样,战前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就被战争所暂时打断了!由于大批劳动力被征调入伍,工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农业和畜牧业等部门完全衰落。同时,战争所耗费的大量金钱和物资,都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各交战国的物价飞涨,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奇缺。年冬天,德、奥两国居民甚至每天只能吃到少量的蔓菁,历史上称之为“蔓菁的冬天”。

帝国主义战争还使千百万劳动者丧失生命,到年底,各交战国即有万人死亡,多万人受伤和残废。可是,战争却使资本家大发横财。例如,德国克虏伯公司的利润从年的万马克,增加到年的万马克;英国英波石油公司的利润也从年的英镑增加到年的英镑。这样尖锐的阶级矛盾使人民群众日益觉悟并且积极展开了反战革命斗争;同时连年战争和经济破坏也使统治阶级力量削弱,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且出现了上层危机。这种革命形势从年春起先后在俄、德、奥、法、意、英等国相继出现。

从年起,德国无产阶级在左派社会民主党人领导下,掀起了反战运动的高潮。年5月28日,约有名群众冲破了战时戒严法,由威廉·皮克组织,在柏林议会大厦前举行了第一次反战示威游行。年5月1日,在卡尔·李卜克内西的直接领导下,柏林工人在波茨坦广场又举行了反战的示威游行,参加者不下一万人。李卜克内西在群众大会上发出了“打倒战争”、“打倒政府”的号召。虽然他因此遭到逮捕并被判处苦役四年,但他的响亮号召却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

群众不顾警察的镇压,高呼着“和平万岁”、“李卜克内西万岁”等口号,继续示威。这次“五一”示威和李卜克内西的战斗号召,在德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响应:基尔、慕尼黑等许多城市也相继发生示威游行,军需工厂爆发了第一次群众罢工浪潮,前线士兵的反战情绪也日趋高昂。-年间,德国工人罢工运动的规模愈益壮大,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年罢工的次数有次,参加者人,年增加到次,参加者达人。

在奥匈帝国,罢工和游行以及民族解放运动使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奥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曾在“马克思俱乐部”进行革命宣传。年10月发生了社会民主党首领弗利德里希。阿德勒刺杀首相斯楚尔格的事件,使得政治形势更加尖锐化。在法国,罢工规模也迅速扩大。年罢工还只有98次,参加者人;到年,增为次,人数也增加了三倍。年上半年,在凡尔登战役中,法国牺牲了人,战争灾难使广大群众日益革命化。

在意大利,从年起,左派就在《前进报》上发出反战呼声,群众举行了盛大的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在都灵市特别激烈,发展到与军警发生武装冲突的地步。为了抗议工会右翼领导的叛变行为,工人们在斗争中推选出工厂委员会,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除工人外,广大农民,尤其是南部的农民还起来占领地主的土地,并且纷纷成立合作社。年合作社就已达到个。在群众压力的逼迫下,年6月萨兰德拉内阁倒台,国内政治危机更加深重。

在英国,工人广泛选出自己的车间代表,以示对工会右翼领袖背叛的抗议。车间代表领导了年的克莱德大罢工。从这次罢工中产生了“克莱德工人委员会”。当时著名的左派领导人威廉·加拉赫和约翰·马克林被选为委员会的主席和政治指导员。其它工业中心如伦敦、设菲尔德也相继成立了工人委员会。年进一步组成了“全国车间代表与工人委员会”。在这些组织领导下,在-年,已有人参加罢工,这表明“国内和平”的局面已开始破裂。

甚至在中立国的西班牙,年12月也爆发了总罢工,工人们提出了“反对物价高涨”和“释放政治犯”等斗争口号。帝国主义战争不仅在欧洲造成了革命形势,而且也加剧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了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榨取。他们除了抢走大批物资外,还把大批劳动力赶上战场。法帝国主义从殖民地征调了万人,英帝国主义则征调了万人。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也曾送去劳工约20万人,为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担任军火的生产和运输。

人力物力的掠夺,造成了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农业、手工业的凋敝和物价暴涨;人民生活陷入极端痛苦的境地,几年间,饥饿、穷困和疾病夺走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在遭受战争严重摧残的伊朗,甚至在若干地区出现了“人烟绝迹”的惨象。这样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当然不能不在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到处引起工人罢工和农民反对征兵、抗租抗税的风潮,以及广大群众反帝的示威游行。

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大举掠夺中国。年1月竟公开提出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的“二十一条”,结果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反日运动。战时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起义接连不断。在这些起义中,主要的有:-年越南人民反对法国帝国主义者“征兵”和掠夺的起义;年英国军队中的印度人在新加坡举行的反对英帝国主义的起义;年伊朗“森林军”的反对俄国帝国主义的起义。此外,在非洲的喀麦隆、尼日利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地也都爆发过反帝起义。

这些自发的分散的起义虽然都被帝国主义镇压下去了,但是它们都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激发了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斗争意志,加深了欧洲的革命危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反帝的重要同盟军。年4月,在西欧的爱尔兰也爆发了反英的武装起义。首府都柏林曾经宣布成立临时政府。这次起义的重要特点是无产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已成长为起决定作的力量。起义领导者詹姆士·康纳里是一个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由于力量比较微弱(起义的精干部队只有多人),同时没有得到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有力配合,结果只坚持了五天就被镇压下去了。

结语

爱尔兰起义是欧洲被压迫民族奋起争取解放斗争的信号,它“比遥远的殖民地的日益发展的起义更加无限有力地*加剧欧洲的革命危机”。”帝国主义战争还对民族殖民地国家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战争年代中,许多国家的民族资本得到迅速发展,这就使得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例如,中国的工厂工人在年还只有多人,到大战结束时已达到近万人。无产阶级力量的增长预示着它在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且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阶级基础。

1
查看完整版本: 帝国主义战争期间的革命运动,民族殖民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