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本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是怎样练成 [复制链接]

1#

青蒿素的发现、

抗阿尔茨海默病原创药GV-的作用机理

……

这些重大科学成果,最早都发表在我国的科技期刊上。前者因期刊国际影响力有限而造成“酒香”出不了“巷子”的局面;后者得益于中国期刊逐渐走向世界而得到迅速传播。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能够引领全球基础创新和技术应用研究、产业发展方向,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继去年科技部等七部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后,咖啡师获悉,《上海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制定。

如何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期刊作用?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细胞研究》(CellResearch)给出了自己的实践——自年首次实现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0的飞跃后,就在不久前,其影响因子提高至20.,创下我国本土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历史新高,在本学科领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亚太第一。从2到20,《细胞研究》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上海模式”,带动申城乃至全国一批原创学术期刊的发展。昨天,在与科学家探讨完投稿事宜后,《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李*生与编辑部主任程磊接受了咖啡师专访。他们说,影响因子是一个指标,但比肩最好才是编辑团队所追求的“本”。

走上发展的“正循环”

“《细胞研究》从最初的‘鲜为人知’成长为生命科学领域世界一流期刊,影响因子也突破了20大关,已经超过多个《自然》和《细胞》旗下本领域内的高端子刊。”李*生兴奋地表示,“这意味着华人科学家有了一个值得信赖、高显示度的平台,也提升了我国学术期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然而,时光倒退回15年前,却是另外一副光景。年,时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刚接手了《细胞研究》,决心以此打破中国科技期刊停滞不前的局面。当时身为《细胞》杂志科学编辑的李*生恰好有回国工作的打算,便受邀担任了《细胞研究》的常务副主编一职。“我原本回国想找一个PI(课题组长)的职位,没想到国内能有期刊让我‘无缝衔接’。”李*生坦言,“但我之前从未听说过它。”

《细胞研究》的成长,

也见证了中国基础科研,

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加速前行。

在李*生的印象里,就生命科学领域而言,年那会儿,随着中国国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科研环境的吸引力愈来愈强,留学归国人数的增多自然“水到渠成”,也逐渐有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不过,高水平研究不多。”李*生叹了口气,“科技期刊的局面差不多,尽管《细胞研究》彼时已经在国内算是数一数二,但拿到国际上比较,也是无名之辈。”

“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将自己颇为得意的原创成果投给起步晚、发展又比较慢的期刊吗?”李*生反问咖啡师,这是所有科技期刊在“向上走”时必然要跨过的一道坎。与当时国内大多数编辑坐等论文不同,李*生带头“走出去”:走进实验室、参加学术会议,尽一切可能增加与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我们不是为自己办期刊,而是为了‘科学共同体’。”李*生和编辑部同事们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遇到的每一位科研人。

他们的诚意起效了!

《细胞研究》开始收到不错的投稿,又因为高质量论文的发表,吸引了更多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