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简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投稿经历谈写作得失 [复制链接]

1#

●访谈嘉宾

孙亦华浙江省海盐县滨海小学副校长,嘉兴市孙亦华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教育专著《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即将出版。

石忠冕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一等奖。

————————————————————

任何一篇优质文章的出炉都需要反复推敲、修改,“打磨”文章的过程能够使教师的思想观点不断深入、语言表述逐渐准确规范。

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随随便便做好,写作亦是如此。那些纠结的过程、取舍的两难,最终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养料。在本期“谈写作”的访谈中,我们邀请了两位近期在本报发表过文章的一线教师,听他们讲述那些投稿前后的故事。

好文章是“做”出来的

中国教师报:您身边写作的教师多不多?促使您投稿的契机是什么?

孙亦华:早些年,我对写作的理解有些狭隘和功利,即教师写作就是写论文,写作的终极目标是获奖、评职称。直到年我加入市级班主任工作室,看见了教育写作对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才开始尝试更多形式的教育写作并投给各报刊。

石忠冕:我是一名职业学校教师,身边写作的教师不是很多,也有老师投稿,但他们的投稿或是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或是针对职称评聘的论文。促使我投稿的契机是想看看自己的文章能不能刊发。发表文章是我从小到大的梦想。有时也有功利性的想法,为职称评聘积累“资本”。

中国教师报:两位老师印象深刻的成功或失败的投稿经历是怎样的?

孙亦华:难忘的一次投稿经历是年,我的投稿接连被《班主任之友》杂志选用,编辑推荐我担任封面人物,但要提供一篇能代表个人教育主张的大文章。彼时,我的德育实践尚不成熟,编辑建议我先将正在实践的劳动教育做得更扎实系统,再梳理提炼成文字。在后期写作过程中,从文章框架的建构到小标题调整、案例选择、文字修改,都得到了编辑的帮助。半年后,我不仅携家校联动劳动教育主题文章登上了该杂志的封面,同时还写出了多篇衍生文章。还有本次访谈,也是因为我的投稿得到了编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